激光在金屬材料切割應用已經廣為人知,但不少人在運用激光切割機時,卻并知道應該如何評判加工品質的優劣。實際上切割質量通常從端面粗糙度、底部毛刺、垂直度、割縫寬度等角度評判。
一、端面粗糙度
激光在切割材料時,受氣流和進給速度影響,端面會形成垂直(或傾斜)的紋路,紋路越深則表示端面越粗糙,紋路越淺則表示端面越光滑。
粗糙度不僅影響邊緣外觀,還影響摩擦特性,因此粗糙度越低,意味著切割質量越高。通過調節激光功率、進給速度、焦距、輔助氣體類型及氣壓等參數,可以不斷優化端面粗糙度。
二、底部毛刺
激光切割金屬的原理是通過激光的高能量使金屬瞬間汽化,并通過輔助氣體吹走工件表面的熔渣。
但在實際加工過程中,板材較厚、氣壓不足、進給速度不匹配等因素,會導致部分熔渣冷卻后形成毛刺,掛在工件底部。這時需要額外進行去毛刺工作,耗費額外工時,工件底部的毛刺和掛渣是切割質量非常重要的評判標準。
三、垂直度
對金屬薄板切割而言,激光切割的垂直度可忽略,但當材料厚度超過10mm時,切割邊緣的垂直度就非常重要。
遠離焦點時,激光束變得發散,根據焦點的位置,切割朝著頂部或者底部變寬。切割邊緣偏離垂直線百分之幾毫米,邊緣越垂直,切割質量越高。
四、割縫寬度
割縫寬度是加工精度的體現,通常不影響切割質量,僅在工件內部需要形成特別精密的輪廓、圖案時,割縫寬度才會成為重要的指標。
割縫寬度決定了輪廓的最小內徑,割縫寬度越小,則能夠加工越精密的輪廓、孔徑越小的孔,這也是激光切割取代等離子切割的重要優勢之一。
但是,隨著板材厚度增加,割縫寬度不可避免地會增加,要確保穩定的高精度切割,需要確保工件在激光切割工件的加工區域是穩定的。